二三事-----我的经院印象

发布者: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发布时间:2017-06-03浏览次数:238

提起笔,竟不知从何说起。

或许,

这就是人与物之间特定的际遇。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遇到了恰当的人,此乃毕生所幸。就像那歌词所说,这不是巧,只是一切刚刚好。

20148月。

“这通知书不会是假的吧!”戴红帽子的学姐跟一旁的辅导员轻声说。

“你检查一下是不是网络问题,先别胡乱猜想,人家同学和家长都在旁边呢。”

虽然她们说话很小声,也背过我和爸爸,但她们口中那个“假”字仍然清晰地撞击着我的耳膜。爸爸的神色告诉我他好像也听到了,用一种惊慌的眼神与我对视着,此刻我的心里也变得忐忑不安,暑期那些收到假通知书被骗的事例一下全都涌上心头,周围好像安静了许多,身上也不觉得热了,头脑只觉得一片空白

“嘿!同学,我们再试一下能不能扫出来。”

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我心里默数着。

电脑屏幕仍然没有显示我的信息,我沉默了,站在原地像一个木头人一样。

……

“同学,你留下你的手机号码,和爸爸先找一个凉快的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,这个可能是学校网络问题,待会儿网络恢复了我联系你!”身旁的辅导员轻声说着,她的语速很舒缓,音调让人很安心,白皙的皮肤,眼睛很明朗,举手投足给人感觉很儒雅。

说也奇怪,不知不觉心安了许多。

她就是丁导,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。

后面的事自然而然很清晰了,的确是网络问题,通知书当然是货真价实的,在迎新的学长学姐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宿舍,整理好了行装,正式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……

踏实,暖心,这是我对经院的第一印象。

后面正常的军训,上操,常规的课堂,一切按日程循规蹈矩的进行着,不提。

写到这里,几声鸟叫传入耳中,很欢快的声音。不觉间放下了笔。今天的阳光很好,继一周的雨过后难得的晴天,我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,阳光可以透过我的笔尖懒洋洋的洒在我的稿纸上,窗外的树叶不时被风吹动,反射的阳光就像一个个斑驳的亮点,随着微风跳动着。

很静,即使周围座无虚席。

翻书的声音和笔尖的沙沙声和这环境很配。

经院的图书馆,宁静、平和,适合阅读,适合沉思。

身旁走过一个女生,干净利落的短发,精巧的五官,像极了我的微观经济学老师。提起她,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老师一点都不逗趣,给人感觉很乏味。或许性格这种事情强求不来,与自己合拍不合拍,因人而异吧。

她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,治学很严谨,做事也非常细致到位,现在遇到事情想偷懒的时候不知不觉会想起她。

那还是我担任班里学习委员的时候,每逢她的课老师必定要我去教室休息室拿两盒粉笔,不夸张的说,一学期过去我差点形成了自动课前拿粉笔的条件反射。

当时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的粉笔,后来接触多了就明白了,也许这就是她做事的习惯,总会把自己能通过前期准备优化的那部分做足功课,要是课上到一半没粉笔了岂不是会耽误大家的时间?老师定是基于这个出发点,然后形成了习惯。

最喜欢的是老师的PPT,她的每一张课件都是在自己的理解下简明扼要优化过的,逻辑非常严密,让人很容易接受。一次课上不经意间看到了她文件的修改日期,基本上都是上课前一天晚上定稿的,瞬间被她的治学精神给感染,作为一个学者,治学态度或许决定了你本身的高度,跟着她学习微观,很受教。

严谨,尽善尽美。这大概是我对经院的第二印象。

看着手表,已经是中午12点,每逢饭点食堂的人总是多的让人有点害怕,索性晚些去吧,图个清静。

说到吃饭,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去三清园一楼吃鸡蛋饼的事情,可能是饼上面的酱汁有特殊配方,让我一连几天痴迷于那个味道。

那天估计是饿了,清楚地记得下午四点五十就去了食堂,仍然走向了那个固定的窗口,跟里面的叔叔说买一个鸡蛋饼。

“鸡蛋饼还没出锅呢小姑娘,要不坐下等会儿?好吃不怕等哦!”

里面的叔叔笑意盈盈。

不知怎的,突然很温暖,心被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纯真的笑击中了。随即,发现自己的嘴角也情不自禁的跟着上扬。我走向了饭桌,坐了下来。

这个点食堂基本没人,厨房里很热闹,男人女人们都戴着白帽子穿着红色工作服,或从容不迫或慌手慌脚的准备着晚上的食物。里面还有小孩儿,可能在家没人照看就跟着来了爸妈工作的地方。刚跟我讲话的中年大叔好像注意到了我在往厨房方向望,朝我丢了一个会意的微笑,随后像叫卖的吆喝一样跟那头的阿姨喊“先做一个鸡蛋饼出来哈!”然后看向我,眼睛仍然在笑。

这个时候身旁的孩子撞到了一边放碗的桌子,大叔象征性的敲了小孩的头一下,嘴里说了几句什么听不清,看手势应该是叫他一边玩去,别打翻了碗。孩子算乖巧,也没闹,乖乖的走远了。

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加上男人女人们的说笑,整个厨房看起来温暖极了,像极了一个大家庭。她(他)们的工作很累,但做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幸福的,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,抑或是对食物烹饪的虔诚。

时间大概过去了八分钟,心心念念的鸡蛋饼到手了,出锅的第一个饼,味道好像的确不一样!

有的时候平凡就是真,在我们的生活中,又有多少人做到了真?前几天读了一篇文章,陈道明先生的《做有趣的人,做无用的事》,其中有一段话我觉得写的很好,“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,不如静下心来,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,心安,则身安。”读完这段文字会觉得心静了许多,或许有共鸣的地方吧!

叔叔阿姨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态度我很喜欢,很普通的岗位,很辛苦的工作,但在他(她)们身上,我能看到阳光,灿烂舒服的阳光。

人要追求怎样的生活呢?

看看她们,看看自己,忠于内心,忠于本我,足矣!

朴实,欢快。这或许是我对经院的第三印象。

湖水遇到雨滴尚能激起涟漪,在经院的这三年的点滴也像绵绵细雨,不停地触动着我,让我的内心逐渐由躁动变得平静。

想说的太多。书写的太慢,一些往事便化作了无言,成为我人生中无法忘怀的回忆。

三年的故事有太多值得提及,那些最初的,莫名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化作了我静坐下来回忆往事的二三事----那些普通的,热烈的,对于这个校园的依恋之情。

这就是我的经院,满足我的一切美好想象。

时光在不停地游走,故事未完待续,属于我的经院印象持续更新中……

  

  

作者:张金蓉,经济Q1442